監督


於伺服器或用戶端當機後收集診斷資訊
自動診斷收集工具會在伺服器及用戶端當機後收集診斷資料,並且當伺服器或用戶端重新啟動後,將所收集的資料傳送至收件資料庫。之後,您就可以使用所收集的資料判定當機的原因。資料會儲存在「錯誤報告」文件中。每個網域都會有一個收件資料庫。您可以將網域中所有用戶端及伺服器當機的所有「錯誤報告」文件儲存在一個資料庫中,或者分別為伺服器當機及用戶端當機建立一個資料庫。當您設定此功能時,可以指定收件資料庫。從用戶端當機收集的資料,可以傳送到客戶的「自動資料收集」資料庫,以讓客戶快速識別站台上重複發生的問題,或者可將資料當作伺服器資料傳送到相同的資料庫。

錯誤分析器是伺服器外掛程式作業,當傳送至「自動資料收集」信箱資料庫時,會處理所有新的損毀。對於每次發生的當機情況,「錯誤分析器」作業會搜尋包含「錯誤報告」文件的資料庫,並判斷堆疊是否與使用者或伺服器在客戶站台上所見的當機相符。「自動資料收集」資料庫會列出所有「錯誤報告」,以及相同當機情況重複出現的「回應」文件,並指出重複出現的情況與原始的當機情況是完全相符,或是只有部份相符。重複出現回應文件是「完全相符錯誤報告」文件及「部份相符錯誤報告」文件。「部份相符錯誤報告」文件也能指出「相符百分比」,指出報告與當機的原始「錯誤報告」相符的百分比。

使用桌面政策設定文件 (「診斷」標籤) 對用戶端設定自動診斷資料收集。

使用「伺服器配置設定」文件的「診斷」標籤上的欄位,以指定是否在伺服器上啟用「錯誤分析器」作業。在伺服器啟動而啟用了「錯誤分析器」時,IBM Lotus Domino 會讀取本端「Domino 名錄」中的「伺服器配置設定」文件與桌面政策文件。如果有任何文件指定「錯誤報告」資料庫,Domino 就會判斷資料庫是否位於本端伺服器,如果是的話,Domino 就會將其加入要監督的資料庫清單。該程序每 10 秒就會判斷其所監督之任何資料庫的資料修改時間是否有所改變,如果有,則「錯誤分析器」將會掃描未處理的新文件嘗試進行對映。

在當機的父項「錯誤報告」文件中更新出現計數及唯一 ID 計數。出現計數是發生當機情況的總次數;唯一 ID 計數是報告有問題發生的用戶端及伺服器數目。

「錯誤報告」文件的「管理員」小節包含「已解決」欄位,在所有版本之用戶端及伺服器的解決報告傳送到資料庫,或已解決由版次識別的特定版本 (例如,Domino Notes 6.5.1 或按 hot fix 編號,例如 652HF10) 時,用以標示當機情況。

當錯誤標示為已解決時,具有相同簽名以及位於要解決之錯誤版本層次的所有用戶端及伺服器,都不會標示為重複項。相反地,會將「錯誤報告」文件保留為父項文件。在視圖中的已解決文件旁邊都會有個核取記號。

下列檔案先前是儲存於 Domino 資料目錄中,而現在是儲存於診斷目錄中 (IBM_TECHNICAL_SUPPORT),其位於 Notes/Domino 資料目錄下:


若要避免診斷檔案變得極大,並且佔去極大的磁碟空間,您可以指定由自動診斷收集工具在刪除它們之前,所要儲存這些檔案的天數。

當為用戶端設定自動診斷收集時,您可以指定是否要讓使用者看見此功能,或者是否要提示使用者是不是想要將診斷報告傳送至收件資料庫。如果您指定為不提示使用者,則使用者將可看見此功能。之後,當使用者重新啟動用戶端並且輸入其密碼時,此程序就會在背景執行。如果您指定應該提示供使用者以指定是否要報告當機事件,則使用者仍可指定是否要在傳送之前,先檢視該報告。

相關主題